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,他表示“餐饮浪费现象,触目惊心、令人痛心”,并指出,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,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,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。

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计民生,近期国内玉米价格创年内新高,伴随着有关餐饮浪费现象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,社会各界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也正在逐渐提升。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,相关说法和判断却不尽一致。然而,全面衡量粮食安全与否,一方面要从粮食供求角度全面分析,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当前国内外有关因素去综合考量,才能认清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,做出准确的判断。

作为世界第一大产粮国,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6.6亿吨(13277亿斤),小麦、水稻等五种主要粮食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。但我国有着14亿人口,粮食高产的背后是巨大的粮食消费量,也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粮食进口国。数据显示,2019年,我国粮食进口量高达1.3亿吨,这意味着有五分之一的粮食需要由国外进口。

从主要品种看,我国每年大米、小麦的自给率都在97%以上,进口量不到3%,大多只是满足调剂品种的需要。如2019年,我国小麦进口349万吨,占消费总量的3%左右,进口大米为254.6万吨,只占消费总量的1%。我国玉米供给近年来总体上供大于求,2019年玉米产量26077万吨,进口玉米量仅为479万吨。最大的进口项为大豆,2019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810万吨,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。2019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为8851万吨,进口量接近中国生产量的5倍。不过,进口大豆主要用来榨油和饲料加工,而非基础粮食。

从我国粮食消费结构看,主要食用小麦、水稻制品,即常说的“口粮”,我国目前的粮食安全战略是确保谷物基本自给、口粮绝对安全,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从这一点来说,我国农业多年来的稳产、增产充分保障了口粮的绝对安全。但从全局来看,即使从口粮保障来讲,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也还是处于“紧平衡”状态,内外部的一些变化可能会随时对国内粮食的稳定供求局面造成冲击。

2020年以来,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不断,国际粮食市场出现较大波动,部分粮食出口国为求自保,纷纷出台限制甚至禁止粮食出口政策,加之蝗灾、洪涝等极端天气因素影响,粮食安全及短缺问题日益严峻。同时,也使得全球粮食供求面临三大潜在挑战:一是疫情在全球蔓延增加国际市场对粮食贸易不稳定的预期;二是南亚、非洲一些国家面临严重的蝗灾有可能导致粮食减产;三是国际金融投机资本有可能利用疫情和粮食减产预期大肆炒作,引发全球市场恐慌,推动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上涨,导致全球粮食出现危机。

就在8月初,世卫组织表示,今年全球的粮食总产量将减产20%,人类可能要迎来50年来最严重粮食危机,会有27个国家将面临粮食安全的危机。更重要的是,全世界粮食产量25亿吨不到,其中中国就消耗了7亿吨,全球粮食贸易量相对却只有2-3亿吨。非洲12亿人,加上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及朝鲜等国受灾地区,受灾人口总数预估将接近20亿人的地步。而全世界每年流通在市场上的粮食总量3亿吨不到,因此就算全世界把富余的粮食全部拿出来,也无法堵上这次粮食危机的粮食缺口。更何况随着今年全球粮食价格的攀升,各国开始待价而沽,对粮食出口实施管制。正是由于供应链断裂和随之而来的恐慌性购买,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和去年相比已经上涨了10%左右,大米价格更是上涨了接近30%

国内方面,今年夏粮取得丰收。但按照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12日通报的夏粮收购进度,早籼稻累计收购264.1万吨,同比增加12.6万吨,油菜籽累计收购70.6万吨,同比减少5.1万吨,小麦累计收购4285.7万吨,同比减少多达938.3万吨,总体上全国夏粮收购同比减少超900万吨,相比去年同期减少达10%以上。在夏粮丰产背景下,收购进度显得严重滞后。据分析,主要因素在于农民在待价而沽,在等待粮食供应紧张导致粮价飙升后,再卖出高价。此外,2020年全国农业气象年景总体偏差,区域性、阶段性旱涝灾害并存,据统计上半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了6170.2千公顷。而且,自南方的主汛期以来,洪涝灾害更是造成江西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等27个省(区、市)农作物受灾面积4354.8千公顷,已经影响到了今年主产区秋粮的丰收。而且随着北方进入多雨季节和主汛期,灾情如北延,全年粮食丰产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大。国内粮食生产如出现问题,国外出现的粮食风险将可能传导到国内,会对目前政府着力调控的宏观经济乃至民生保障构成严重威胁。

因此,面对国内外粮食市场面临的诸多不确定因素,对稳好粮食安全这个“压舱石”,不能掉以轻心。在最新的国际大背景下,考虑到当前世界动荡、复杂的局势,更是要将其放到国家安全的层面来进行考量。然而,从当前我国粮食生产、消费的各个环节来看,能否做到充分保障,即有潜在的隐患要高度重视,也有现实的问题需要解决。

当前我国的农村人口总数约为5.6亿。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不高,以小农经济为主,收益也不高。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,大量适龄劳动力离开乡村进城务工,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数量逐年减少。耕地状况更是不容乐观,随着工业化、城镇化快速推进和新一轮退耕还林、还草、还湿等生态工程的启动实施,耕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,18亿亩的红线将遭遇挑战。另有资料显示,我国用全世界33%的化肥,投入在占世界7%的耕地上,生产了世界25%的粮食。对化肥、农药过高的依赖和不规范使用,有可能带来土壤污染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,更是不利于农业生产的长远发展。

粮食生产依托的人力、土地要素面临隐忧,而同时粮食浪费却十分惊人。此前有数据测算,我国每年仅在粮食储存、运输和加工环节造成的损失浪费就高达3500万吨,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%。同时在消费环节,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的《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》披露,从2012年起,课题组在北京、上海、成都、拉萨4个代表性城市的366家餐馆开展了大量实地调研。调研发现,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,浪费率为11.7%,此外,大型聚会浪费率则达38%,而学生盒饭有1/3被扔掉。从场所和群体来看,大型餐馆、游客群体、中小学生群体、公务聚餐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“重灾区”。该报告指出,经初步测算2015年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在1700万至1800万吨之间,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。

国内外形势环境的演进变化,使得社会各界对粮食安全日益关注,现实暴露出来的问题更显突出。也正因此,国家领导才会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,各地如湖北等地餐馆也推出了“N-1”点餐模式从源头上杜绝餐饮浪费。然而,从上面情况综合分析看,保障粮食安全任重道远,应该做的工作还有很多。

最终分析结论(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):

从目前数据看,中国的粮食供应是有一定安全保障的。但国内外形势最新发展显示,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,国内迫切需要当前粮食生产能够保持稳定,从长期看,保障粮食安全是一项需要系统推进的长期工程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陈功

陈功

85篇文章 2年前更新

我是一位,没拿过特殊津贴的专家,之所以称为是“专家”,只是因为确实做了一辈子。我完全自学成才,跟任何中国的大学都没有关系,今后也不会有关系。我没有学生,也不靠学生关系。 我没有任何官方职务,立场完全中立。写过几本小书,每个字都是自己写的。没有得到过任何官方的资助和支持,但确实得到过大量官方资金。办法就两个,一个是拿知识劳动来交换,真有用的东西,自然有人拿钱来换,官方和企业都一样;另一个是每天只睡几小时,几十年如一日,做牛做马做出来的。 我只做一件事,就是现在的事情。

文章